經常造訪日本的旅人,對於日本絕景、秘境應該不陌生,甚至是可以對各式各樣美食、料理如數家珍,但你們知道這些美味的日本料理中蘊含的歷史文化與秘密嗎?
2013年「和食」正式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非物質文化遺產,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官方網站上的介紹,提到和食主要有4個特徵:第一、多樣且新鮮的食材,並尊重各種食材的原味;第二、均衡的營養維持健康的飲食生活;第三、料理呈現上可見自然之美和季節變化;第四、與新年或是傳統習俗文化密切相關。《挖!日本》編輯部這次精選《日本和食考:連日本人都大驚奇的和食百科》一書,要和大家一起發掘和食的博大精深。
閱讀完文章,別忘了參加讀者贈書活動,詳情請見網頁下方
日本和食考:連日本人都大驚奇的和食百科
作者:永山久夫
1932年出生於福島縣。飲食文化研究家、長壽飲食研究所所長,曾獲平成30年度文化廳長官表彰。研究自古以來以和食為中心的長壽飲食文化,造訪各地長壽村,對長壽者的飲食及生活型態進行採訪。經常舉行演講,活躍於電視與雜誌等大眾媒體。是長年關注研究日本古代到明治時代飲食的「食事復元研究所」第一人。
著有:《日本古代食事典》、《和食之起源――自然烙印的繩文、彌生記憶》、《世界第一長壽飲食「和食」》等(以上書名皆為暫譯)。
譯者:邱香凝
從和食探究日本飲食文化的秘密①:餅/MOCHI/麻糬
—因應天災和飢荒而儲備的食品
既是感謝神明的食物,也是保存食品
麻糬是日本過年時不可或缺的食物。將大小兩片扁平圓形的麻糬疊起來就成為「鏡餅」,是用來供奉神明的神聖食物。日本人相信神明棲宿於鏡子中,鏡餅因為外型與鏡子相似而得名。在過年時,日本人還會用鏡餅來煮年糕湯,因為他們相信神明就住在鏡餅中,吃了鏡餅煮成的年糕湯,等於將神明的力量攝入體內。換言之,麻糬對日本人而言,是一種神聖的食物。
麻糬並非只是新年等節日才吃的東西。起初發明麻糬,是為了製作保存食品。日本人以米為主食,稻米的收成卻受氣候影響甚鉅,只要稻米歉收,人民就會窮困超過一年。因此,為了預防歉收造成的米糧不足,日本人開始用稻米製作保存食品。
最早以稻米製作的保存食品是飯糰。捏得緊緊的飯糰除了攜帶方便,還因為減少了水分得以延長保存期限。漸漸地,從捏緊飯糰發展成將米搗碎後捏成麻糬,為了減少麻糬直接接觸空氣的機會,再於表面撒上糯米粉或太白粉,這就成了現今麻糬的原型。麻糬因為水分減少,表面又撒上乾粉,可以保存至少一年。另外,在寒冷時節搗米做成的「寒餅」,以及搗好後切成薄片狀的「欠餅」,據說可保存數年之久。
西方也有由來類似的食物,那就是餅乾。西方人航海遠征時,為了攜帶可長期保存的食物,將麵包重複烤兩次,藉此減少其中水分,這就是餅乾的由來。做為保存食品而誕生的麻糬,後來之所以成為供奉神明的神聖食物,是出於人民對稻米的信仰及對豐收的期盼。換句話說,麻糬具有兩種性質,一方面是對神明獻上感謝之意的神聖食物,一方面也是實用的保存食品。
從和食探究日本飲食文化的秘密②:羊羹/YOKAN/羊羹
—經典日式甜點竟源自羊肉湯?
看起來不像羊肉湯的羊羹
羊羹可說是日本經典的和菓子之一,有練羊羹、蒸羊羹、水羊羹、芋羊羹等,種類豐富,全國各處都有以羊羹為名產的地方。如此受日本人喜愛的羊羹,其實並非日本原產,而是平安時代隨遣唐史一起從中國傳來的食物。不但如此,當時的羊羹並非甜點,而是羹湯。
從「羊羹」兩字也可看出端倪,發現了嗎?這兩個字加起來,就包含了三個「羊」字。「羹」這個字上方的「羔」有「小羊」的意思,底下的「美」則由另一個「羊」和「大」組成。如字面所示,羊羹是一種和羊關係匪淺的食物。「羹」原本指的是用羊肉泥捏成的肉丸,羊羹是用這種肉丸及山藥、香菇、竹筍一起煮的湯。
歐洲遊牧興盛的奧地利和愛爾蘭等國家也經常吃羊肉,羊肉在中國是自古以來就很普遍的食物。羊羹在平安時代傳入,當時日本人還沒有吃獸肉的習慣,於是以麵粉或葛粉、糯米粉加紅豆粉、山藥等植物食材,取代羊肉揉成羹狀煮湯的日式羊羹應運而生,成為宮廷飲食或佛閣祭祀時的供品。這個慣例保留至今日,皇室執行的饗宴上,還會端出名為「清羹」的料理。
持續改良成為獨樹一格的和菓子
原是羹湯的羊羹,在鐮倉、室町時代演變為和菓子。茶道盛行的時代,羊羹不再用來煮湯,而是拿來做為茶點。蒸過的羊羹加上甜的調味料,變成現在的蒸羊羹。之後,室町時代的1461(寬正2)年京都伏見的岡本善右衛門,以及寬政年間(1789〜1801年)江戶日本橋的喜太郎,首次將羊羹做為甜點銷售,獲得民眾好評。
用當時還很珍貴的砂糖揉入羊羹中製成的高級和菓子,很快地流行起來。山東京山在《蜘蛛絲卷》(1846年)中回憶羊羹受歡迎的程度,當時只要說端羊羹招待,馬上就會吸引客人上門。從那時起,「羊羹」一詞指的已是今日所見的甜點羊羹。到了明治時代,砂糖價格便宜,一般人也能自由買到,羊羹更是一口氣推廣為庶民甜點的代表。此外,容易保存的羊羹也成為重要的軍需品。就這樣,羊羹在漫長的歷史中,經過日本人持續改良的結果,進化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和菓子。
從和食探究日本飲食文化的秘密③:おにぎり/ONIGIRI/飯糰 —最常見的飯糰為何不是圓球、圓柱狀,而是三角形?
彌生時代已出現三角飯糰
一提到飯糰,多數人立刻想到的大概是三角飯糰吧。現代人可在便利商店或超市裡買到各式各樣不同口味的飯糰,其中大多是三角形。然而,飯糰原本沒有固定形狀,除了三角飯糰,也有圓球狀或圓柱狀的飯糰。因為是用手捏製定型的飯糰,會捏成球形和圓柱狀也很自然。
1987(昭和62)年,石川縣能登半島鹿西町(現在的中能登町)發現彌生時代的「杉谷茶畑遺址」,在此出土了日本最古老的飯糰化石。這塊化石是狀如小石頭的碳化米塊,形狀為前端尖起的三等邊三角形。由此可知,本在彌生時代就有三角飯糰了。
此外,這顆飯糰沒有被吃掉而成為化石保存下來,可推測它原本就不以食用為目的,而是製作來供奉神明的神饌。日本自古以來認為神明棲宿於山中,三角形又象徵山的形狀,三角飯糰或許可說是源自對神明的信仰。現今日本有些地方還留有喜慶節日時,製作飯糰供奉神佛的習慣,也可視為上述神饌的延續。
以這種方式誕生的飯糰,在奈良時代初期的《常陸國風土記》中已可看見,當時用的名詞是「握飯」。此外,江戶時代後期的《貞丈雜記》中也有「所謂屯食即為握飯」的記載,這裡的「屯食」指的是宮中舉辦儀式或宴會之際,賜給隨從或臣子的食物,被視為飯糰的前身。還有江戶時代後期的《守貞謾稿》中,也有「三都(江戶、京都、大阪)形狀皆未固定,京都及大阪多做俵形(圓柱形),上面沾一點黑芝麻,江戶則多為圓形或三角形,很少使用芝麻」的紀錄。由此可知,三角飯糰在當時的江戶已很常見。
現在市面上販售的飯糰幾乎都是三角形,這是受到便利商店文化的影響,因為三角飯糰最方便食用與運送的緣故。
從和食探究日本飲食文化的秘密④:赤飯/SEIKIHAN/紅豆飯 —喜慶日吃紅豆飯的特別意義
紅色具有除魔的力量
日本有在喜慶節日吃紅豆飯的習慣。一般來說,給人只有在高級料亭才能吃到的高級料理印象。紅豆飯是用糯米和紅豆一起蒸熟,染成紅色的糯米飯,但不是所有地區都使用紅豆。舉例來說,關東地方慣用豇豆,關西慣用紅豆,北海道及青森、長野則經常使用刀豆或花豆來製作紅豆飯。關東地方不用紅豆的原因是紅豆蒸過容易破皮,令人聯想到切腹,有不吉利的感覺。
即使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種類的豆子,共通點都是用豆子和糯米一起蒸飯,將糯米飯染成紅色。
原因在於,日本人認為紅色代表太陽,是吉祥喜氣的顏色,能召喚幸福,還有除魔的力量。另外一點則是想要藉此表達對祖先的感謝之意。
使用赤米是為了感謝祖先
稻米在繩文時代傳入日本。當時傳入的米有兩種,一種和現在我們吃的白米一樣是粳米,另一種則是生長於熱帶,類似野生種秈稻顏色偏紅的「赤米」。但這種赤米和白米相較,除了不易生產,也不合日本人的口味。就這樣,容易生產的白米漸漸成為主流,一直延續到今天。同時,赤米從室町時代起就不再做為食用米,少量生產做為供品使用。
到了江戶時代,日本幾乎不再栽培赤米,轉為將白米飯染成紅色的紅豆飯,當作供神用的祭品。18世紀初期發行的《和漢三才圖會》中,即可看到製作赤飯時糯米與紅豆的比例為十比三的敘述,可見當時已用將白米染成紅色的方式製作紅豆飯,當作供神用的祭品。
即使平常吃的都是白米,在儀式或祭典等特別的場合,人們還是會食用仿古製作的紅豆飯,藉此抒發思古之情。這麼做除了祈求赤飯發揮除魔效果外,也有感念祖先的心意在其中。用來將米染成紅色的紅豆,本身具備與赤飯相同的意義。日本人認為紅豆具有除魔的力量,古代宮廷也會用紅豆取代清水來除穢。或許可以說,日本人將代代相傳的信仰心,透過紅豆飯保留下來。
留言就有機會獲得《日本和食考:連日本人都大驚奇的和食百科》!
活動期間:2023年2月10日(五)19:00至2月19日(日)23:59 (台灣時間)※活動已結束
參加辦法:
① 閱讀上面新書摘錄文章。
② 在臉書專頁上的活動貼文下方回答我們以下問題的答案即可
(※如欲參加抽獎活動,帳號請設公開,小編才得以私訊聯絡)
a. 起初發明麻糬,是為了製作什麼?
b. 在哪個時代就已經發現有飯糰了?
c. 你最喜歡的和食料理(日本料理)是什麼?為什麼?
注意事項:
1.臉書小編會抽出3位幸運讀者,贈送《日本和食考:連日本人都大驚奇的和食百科》一本!(寄件地址限台灣)
2.中獎公布後,將以臉書訊息連絡得獎者,得獎者需以私訊提供姓名、Email, 電話與地址,以便我們郵寄贈書。
3.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、變更、對本活動之所有事宜做出最終解釋及裁決權、以及終止本活動的權利,如有任何變更,將公布於粉絲頁,恕不另行個別通知。
活動詳情請上《WAttention 挖!日本》臉書粉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