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居狂言浮絵 ©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
日本戲劇的能樂 ( 包括能劇、狂言 )、歌舞伎和文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(UNESCO) 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。為了探索這些戲劇形式的源起,以及其如何在江戶時代欣欣向榮,編輯團隊訪問了早稻田大學文學院教授,同時也是該校坪內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副館長的兒玉龍一。他不僅是戲劇研究、表演藝術史的專家,也對於歌舞伎戲劇有豐富的知識。

能樂 ( 包括能劇、狂言 ) 源自室町時代 (1333-1573)。能劇是一種使用面具 、 以鬼魅或神話主題為主的戲劇。狂言則恰好相反 , 沒有使用面具, 故事以詼諧搞笑為目的,並以現代社會為背景,是能劇的串場表演。至於歌舞伎和文樂,兒玉龍一解說道, 「根據文獻記載,由『歌曲 』、『舞蹈』和『技能』構成的歌舞伎最早出現於 1603 年,也就是德川家康建立幕府政府那一年。另外,由木偶、說書和三味線 ( 為一種三條弦的日本傳統樂器 ) 所構成的文樂 ( 又稱人形淨瑠璃 ) 也在 17 世紀留下紀錄。在在證明文樂、歌舞伎皆源自江戶時代 (1603-1868)。」

南大門秋彼岸 © 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

在室町時代,能樂普及於市井小民,但進入江戶時代之後,能劇卻演變成為武士喜愛的慶典娛樂。地方鄉紳為了效法武士,還會把兒子送去學能劇。跟現在不同的是,當時的能劇不收入場費,是在大名 ( 領主 ) 居所、江戶城等地專為武士所辦的活動。一般大眾只有在重大慶祝活動和舉行重要法事時,獲得許可觀賞能劇 ( 又稱「町入能」),才得以欣賞。因為能劇較難接觸,所以下層百姓之間只好以文樂、歌舞伎為消遣。兒玉龍一認為,「源自不同時期,且不同種類戲劇得以和諧共存,並隨著時間堆疊累積,這就是日本戲劇史令人著迷的原因。」

歌舞伎在江戶時代曾是日本戲劇的中心,發展興盛。優雅的戲服、妝容、背景畫和舞台藝術深深擄獲每一位觀眾的心。不過,最讓觀眾著迷的莫過於演員的精心演出和特殊的舞台設計 ,像是「回舞台 (mawari-butai)」(18 世紀中期發展出來的旋轉舞台 )、「迫 (seri)」(18 世紀中期開始出現的升降舞台 ) 和「早替(hayagawari)」( 快速換裝 )。

温故東の花 ©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
仏小兵衛二役 尾上菊五郎 ©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

上述這些場景至今在歌舞伎劇場仍看得到,證明了歌舞伎人氣歷久不衰。至於,所謂的經典創作,許多內容在江戶時代已大致底定。當時的嶄新作品因年年演出,漸漸成了今日的經典之作。此外,很多歌舞伎戲碼都是為了演員量身製作。江戶時代的歌舞伎演員受到一般百姓歡迎,連印有演員的浮世繪都是搶手的江戶紀念品。想當然爾,大牌歌舞伎演員的收入也非同小可。

歌舞伎和演員都風靡一時,因此入場費也要價不斐。 現在的表演形式跟江戶時代中後期相似 ,一般觀眾坐在台下欣賞演出,中間休息時間可享用便當,表演時間長達一整天。以前,日本每個城市都有歌舞伎劇場,規模最大的劇場位於江戶和大阪。在鄉下地方,業餘演員和農夫會搭建簡便舞台,上演「農村歌舞伎」。專業演員有時也會被請到神社、寺廟演出。在江戶時代,歌舞伎很快地傳播到日本每個角落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