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的雛祭(女兒節)於每年3月3日舉行,是春季的傳統習俗之一,為祈願女兒能夠平安長大,有女孩的家庭會在室內擺設雛人形娃娃。事實上,日本早期也習慣在秋天陳列人形娃娃,於3月3日的半年後,9月9日舉辦「後雛祭」,而這天也是「重陽節供」,又稱為「菊節供」,許多人會擺放象徵不老的菊花,祈求長壽。
此時,主人會將平時收藏在櫥櫃內的人形娃娃拿出來擺放,正好可以避免黴菌孳生或長蟲,也算是一種定期保養。跟春天相比,秋天的日照更加柔和,加上四周乾燥的空氣,讓人形娃娃的表情更加活靈活現,彷彿滿臉掛著微笑。日本人自古就珍惜人形娃娃,看待他們有如靈魂附身的神明。為了讓人形娃娃知道「秋天到了」,主人則會擺設菊花、點香,為時約一周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。
後雛祭的習俗秉持著傳達「珍惜萬物,修身養性」的道理,進而與祈求健康長壽的「重陽節供」同時舉行,只不過如今已漸漸失傳。現在幾乎已沒有家庭會在秋季時把人形娃娃拿出來擺放。
後雛祭結束後,主人用新的紙張包裹人形娃娃,點上除蟲線香,再放進櫃子裡,等待來年春天登場。
作者:井戶理惠子
畢業於國學院大學。研究領域為日本傳統風俗及知識,以及其生活應用。現為多摩美術大學兼任講師。
繼續閱讀:「和風生活,季節美學」